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埇桥、灵璧、泗县、萧县,拟重点谋划宿州大运河博物馆、宿州古城项目、符离古镇项目...

作者:转载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6/24 9:27:28    您是第位浏览者

微信图片41.png

宿州市人民政府: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联系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并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汇报交流,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76号淮北市代表团余敏辉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力度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责任分工,把《实施规划》落地落实落细

我市已设立宿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我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开发工作,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督促检查重要工作落实情况。落实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开发主体责任,精准把握方向定位,推动各县区、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专题听取我市大运河带建设工作汇报、并提出工作要求;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召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推进会,对相关批示指示、规划纲要进行传达学习和工作部署。全市各有关县区,各级文化、旅游、文物、发改、规划等部门,均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认真组织研讨相关规划纲要和建设方案,统一思想认识、抢抓发展机遇、明确目标任务。

二、关于强化担当作为,树立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理念

宿州市,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省人大、省政协、省规划编制组,围绕大运河开展专题调研,参与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河南、安徽段调研报告》(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省政协)等调研成果。2次赴国家发改委专题对接、参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编纂修订工作,尽可能多的融入宿州元素、增加宿州项目、展示宿州文化、保护宿州非遗,埇桥区、灵璧县、泗县、萧县被定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开发核心区7个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纲要专项工程,近百个项目列入安徽省实施规划。积极配合省发改委、省文物局,参与编写《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大运河安徽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暨重点展示宿州作为隋唐大运河核心城市,与埇桥、虹桥,与泗州、符离等有关系的通济渠段运河文化、文物,建设安徽宿州大运河博物馆。目前,正在编写大运河沿线土地管控细则。

宿州市还围绕加强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学术研究、文物交流活动。

印发《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县区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在开展城乡建设时,严格依照《大运河遗产(安徽段)保护规划》、《大运河遗产(宿州段)保护规划》相关规定,进行项目审批;指导泗县,落实《规划纲要》中,关于有水河道两岸各2000米作为核心监控区的生态空间管控要求。举办宿州市隋唐大运河遗址文化论坛,召开萧县欧盘窑址考古发掘现场会暨学术研讨会多次赴扬州参加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学术会议,定期参加大运河遗产保护监测工作年会、全国大运河文化带研讨会等活动。多次参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主题展览,积极举办《宿州运河精品文物展》、《萧县白土窑出土瓷器展》等活动。

三、关于立足资源特色,深入挖掘和丰富文化内涵

(一)摸清家底大运河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取得成效

大运河宿州段,全长141.5公里,主要沿S303省道,呈西北东南方向走势,东西横穿宿州市主城区(埇桥区)、灵璧县、泗县三个城区,并沿线的16个乡镇。留下多处古遗址和水工设施,50处文保单位、38项非遗项目,均是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市依法、依规开展涉及运河本体的考古勘探发掘,形成《宿州市城区隋唐大运河考古勘探报告》、《泗县、灵璧段运河考古发掘报告》;整理出版《运河名城宿州》、《宿州非遗集萃》、《宿州文旅大观》等专业书籍。为更好的保护运河有水河段环境风貌,泗县已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管理规划》。

(二)立足实际,谋划申报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并推进实施

在省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相关规划实施过程中,我市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农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谋划编排重点项目,已入库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196亿元。围绕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上报“馆、址、段、案、园”项目8个,设计总投资23.5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泗县段)、泗县运河特色小镇、泗县石梁河水系整治、新汴河景区综合提升、朱仙镇采煤沉陷区环境整治等;2019年已建成的重点项目,包括符离大道、宿州汴河博物馆、泗县运河展览馆、泗县运河特色风情街等;十四五”期间,拟重点谋划实施宿州大运河博物馆项目、宿州古城项目、符离古镇项目等。

(三)传承运河文化开展创新宣传和综合利用展示取得成效

1积极开展和参与大运河文化带相关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宿州发布两微”矩阵)开展大运河文化知识问答活动,组织寻访大运河文化带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邀请新浪微博,深入泗县运河遗址,进行现场直播访谈;配合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圆满组织千年韵 万象河大运河文化之旅安徽宿州站活动。参加北京卫视《爱上大运河》跨省融媒体采风活动,宣传泗县新时代大运河的勃勃生机。开封日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特别报道组,赴宿州进行全媒体采访报道,展现运河古城·云都宿州”的独特魅力。

2)组团参加各类展览,展示我市运河文化。组织我市优秀文化企业,参加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重点展示灵璧奇石、萧县书画、埇桥书法等与我市运河文化密切相关的非遗文创产品。受邀参加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含国际运河城市文化旅游精品展、大运河美食嘉年华等活动),期间宿州代表团召开让世界走进宿州”文化旅游推介会;围绕宿州楚汉文化、运河文化创意设计的宿州“扶疏宴”系列菜品,荣获“大运河美食名宴”称号,宿州sa汤和萧县羊肉荣获“大运河地标美食”称号。支持泗州戏、梆子戏等国家级非遗在宿州演绎发展,创编《风涌大运河》赴北京等地演出,选派泗州戏精品节目参加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嘉年华,向各界群众展示我市运河文化、非遗戏曲。

四、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关系

在《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中,我市提出:与高校合作、吸纳文史届专家力量,设立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传承利用研究中心;面向社会征集资料,开展运河文化专题展示活动和运河文物交流展示活动;严格执行文物保护督察制度,防范各类损毁和破坏文物事故发生;整理大运河宿州段沿线考古成果、遗存遗物,编纂出版专业考古报告;遴选一批与运河文化相关度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进行专题宣传、营销推介,重点挖掘讲述“与运河有关的故事”,形成图片照片、文字记录、短视频、音频等资料成果,纳入宿州市非遗数据库管理使用;指导宿州市演艺集团、宿州新汴河景区、泗县大运河文化公园,创作编排运河题材的文艺作品,面向社会公演、定期巡演;组织区域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交流展示活动,涉及学术交流、非遗展演、资源推介、实地考察等活动;结合宿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展和国家运河文化公园相关成就,举办面向社会的知识竞赛及征文活动,编写宿州大运河知识读本、多渠道赠阅;组织宿州运河融媒体采风主题宣传活动,展示我市大运文化带建设成就。相关工作,将充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五、关于突出关键环节,着力把握工作重点

宿州市将重点文绕大运河沿线的文物资源,统筹做好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与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开发建设等工作。

坚定不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基因为根脉,做好宿州市大运河文化带传承保护利用工作。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宿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安徽亮点。充分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宿州段在省内的重要地位,精心保护大运河遗产,有效传承大运河文化,合理利用大运河资源,擦响“运河古城·云都宿州”这一亮丽的名片。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带传承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等,抢抓战略机遇,全方位对标建设。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围绕规划纲要和建设方案,强化项目谋划实施工作力度,统筹做好“十四五”期间各领域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制定《宿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明确文化、文物、旅游、环保、交通、水利、林业等领域的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并逐年推进实施。结合符离生态旅游大道,打造宿州的“一带一路”,为打造淮海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抓住抓重抓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以抓好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运河文化核心项目为重点,结合宿州实际,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与运河紧密相连的展览馆、非遗馆、生态绿道、特色街区等。聚焦泗县段运河文化核心板块,把泗县大运河县文化公园和泗县运河小镇建设项目列为2020年工作重点,持续推进泗县非遗展示交流中心、泗县运河考古挖掘展示、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泗县石龙湖田园综合体、泗县蟠龙山风景区、泗县马厂山风景区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石梁河河道综合整治、加强沿线绿化,整体性改善和提升大运河活水段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带动,坚持把高质量、高效益要求贯穿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中,开发一批具有宿州特色的新业态产品,包括新汴河旅游度假区创建提升、宿州三鲨海洋世界、宿州丰大文旅项目、宿马绿地衢坊街等,推动新汴河全域旅游带概念形成、与大运河文化带遥相呼应。专题谋划宿州运河博物馆选址建设工作,组织实地勘察、研判可行性,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宿州运河博物馆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申报重点项目争取资金。

(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多业态产品供给一是出台《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强对我市大运河文化带沿线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对宿州市9项国家级非遗、32项省级非遗、92项市级非遗、800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系统的、规范的,保护传承利用指导;支持开展非遗演艺进景区工作,开展符合非遗传承特色的旅游活动二是开发培育文化遗产研学游等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谋划设计研学旅行二日游产品“运河古城·云都宿州:历史文化研学游”,融合多处省级研学旅行基地的文化旅游资源,让游客领略宿州璀璨的历史文化;包括宿州历史文化通识、宿州战争文化、隋唐大运河文化、灵璧奇石文化、文物保护示范教学等。三是立足全域旅游,探索打造新汴河旅游度假区。新汴河是建国后开挖的第一条人工大运河,走向与大运河(汴河)平行,是对古汴河(隋唐大运河)的继承与创新,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均非常关注新汴河的开发与保护。我市将充分结合《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推动新汴河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运河古城·云都宿州”生态宜居文化名城。

综上所述,宿州市2020年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按照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原则,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将大运河宿州段打造成为古韵今风的璀璨文化带、水清岸绿的绿色生态带、精彩纷呈的缤纷旅游带,使之成为新时代彰显宿州灿烂历史文化和展现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新面貌的亮丽名片。

 

    联系单位: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57-3027229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511

来源:这里是宿州 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打印

 

关闭窗口